平静从当下开始

当你能够尊重一切存在的时空合理性,且尊重每一个法门自己独有的特征时,你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如此之美妙。 而这个过程确实是一个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过程。

第一讲  宇宙至简原理

——连接人类所有智慧系统的方便语境

在讨论这个主题之前,我想先整体介绍一下这个主题,我们把它叫“求同尊异”。“求同尊异”跟我们讲的“求同存异”有些不一样。“求同存异”是表达对客观的一种认同,但是保持了自己所谓的立场。 而“求同尊异”是不执着于任何一个立场,尊重一切存在的时空合理性。 其实在过去三十年,我进入所有有缘的宗教和修炼法门探索时,就是本着这样一种意识,这样一种指导思想。

进入所有的系统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寻找它们中间相同的部分来相互印证。 由此,当你能够尊重一切存在的时空合理性,且尊重每一个法门自己独有的特征时,你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如此之美妙。 而这个过程确实是一个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过程。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这么多年来,把这些逻辑体系逐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留下的一些精华的部分。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宇宙至简原理,它的副标题是连接人类所有智慧系统的方便语境。 为什么叫它宇宙至简原理? 实际上,在宇宙中描述智慧的系统有无穷多个,直到今天还有不同的系统在不断地呈现。 当一个人进入自己的内在,修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会发现并领悟到很多在我们日常现实三维空间感受不到的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的描述是多元化的。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系统,但

是每一种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因为新的名词、名相需要解读,需要让更多的人在了解它们的时候没有障碍,而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智慧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彼此间的融通。 其实每一个系统都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理,而每一个系统的信众也都能够 从他们所相信的系统中获得真理的启迪。 但是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并进、多种文化同时呈现的现实下,这些系统之间的互相融通、相互印证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就变得很重要了, 否则我们难免会感觉到困惑。 也就是当不同语境碰到一起的时候,虽然它们在说同样的事情,但由于其逻辑、名词和名相的解读各有不同,所以人们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在所有的系统里面,我们近代世界最普遍适用的系统就是科学语境。 科学语境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族群、国家、政治和宗教的分别。 科学语境是这个世界近几百年来人类从新的知识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一套 逻辑体系。 我为什么不把它简单地称之为科学,是因为一旦谈到科学, 难免会有很多悖论。 因为对于科学,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而在公众知识系统里对科学的描述也有它相对的局限性。 所以我们只把它描述成科学语境,也就是借用科学的名词、名相和逻辑关系,因为这个名词、名相和逻辑关系是被我们大部分人所接受的。 比如我在地上写下1+1,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会来写2,因为它已经被普及了。

其实每一个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复杂性。 但是当我们去找他们的共性时,我们发现其实所有的共性都是简单的。 用每一个系统的简单去连接另外一个系统的复杂或简单的时候,确实也有它的难度。 所以在不同系统之间找到它们相互描述的部分来相互印证,真正体会它们的核心共同之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现在我们先来谈谈第一部分

我们讲到的多维空间的概念。

在科学语境里描述空间,其实也有很多系统:有“直角坐标系统”, 也就是“线性几何系统”;也有“球坐标系统”“极坐标系统”“二进制系 统”,等等。 这些描述这个空间存在的系统,它们彼此之间是有转换公式的,是有接口的。 但是我们只选择其中一个系统来做描述——“直角坐标系统”,也就是“线性几何系统”(见第6页插图)。 为什么选择这个系统? 因为在所有系统里面,这个系统跟我们日常的经验最接近,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从学数学开始,就对它有所了解了。

这个所谓的多维空间系统,是从零维到N维(N趋于无穷大)构成的整个宇宙系统,而用“直角坐标系统”来描述整个宇宙从零维一个质点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呈现,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没有任何信息、任何事物会在这个描述之外,佛教管它叫“无漏”。 当我们用这个系统来描述宇宙空间的时候,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叫“无漏”,也就是没有 任何信息和事物出其外。

再详细点描述,零维是一个质点,一维是一条直线,二维是一个平面,三维是立体空间。 所谓的一维就是一个变量,零维就是没有变量, 它只是空间中的一个其小无内的质点。 一维,它是一个变量,在数学里用X代替它,也就是X轴,我们又叫它数轴。 在数轴上所进行的是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指的就是一维。 二维是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是由X和Y两个变量构成的。 到了三维空间,就出现了三个变量,X、Y、Z,它就构成了我们熟悉的三维立体空间。 这个概念其实越来越普及了。 在二三十年前,我在跟朋友们聊起这个概念时,大家都觉得这个概念过于抽象。 而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从心理学、心灵学到现代的文化、艺术、电影,包括游戏,大量地出现“多维

线性几何系统

空间”这样的字眼,这说明它确实很方便。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数学思维,在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它跟物 理是高度对应的,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物理问题到最后全部会抽象归结成为一个数学问题。 实际上数学是在描述着数与形的关系,而在三维世界里面,这种数与形的关系是严谨的、一一对应的。 那么我们在现实中的一切活动,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所谓的特征方程,也就是数学模式、数学模型。 所以我们在做现代软件系统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建模”,其实就是找到一个事物内在的模式,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对它 加以描述。 而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三维空间里找到无穷的印证;可是到了第四维,这种对应关系,我们一般人就找不到了。 这是为什么? 也许我们可以说,四维根本就不存在,但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一般人只具备三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或者说他只能呈现出三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 就像蚂蚁只有二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它就只能被局限在一个平面上。

当我们用粉笔画一个圈把一只蚂蚁圈起来的时候,它就不知道怎么从这个二维的密闭空间里面走出来了。 而具备三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的人类, 就知道如何让蚂蚁从三维空间中走出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 同样,只具备三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或者执着于这种三维认知能力里面的人,就无法从一个三维密闭空间里面走出去;而具有更高维度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的高等生命,就知道如何把三维密闭体里面的事物取出来。 虽然说这听起来有些玄妙,但是从理论的逻辑上它是可以成立的。 为什么呢? 因为每多一维,其实只是多了一个变量,它相应的加、减、乘、除、微积分等数学原理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加了一个变量。 我们知道在做普通算

术题的时候,数轴上只有一个变量。 那么,当我们面对代数中两个变量的解读时,我们会用到一个方法,就是公式相减。 其实公式相减就是降维,把二维问题变成一维问题。

我们在研究一维到三维的时候,知道了它的严谨性。 而我们又会想,高维空间的存在是通过什么来印证的? 实际上,在数学系统里,从

零维到N维(N趋于无穷大)都是存在的。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就没有理

由到了第三维以上就不存在了。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无法印证高维空间是存在的,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只具备三维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无法通过三维的实践活动而超越三维。

纵观人类的近代科学,几百年来,人类其实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思维局限。 但是旧有的思维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当我们依靠我们现实的眼、耳、鼻、舌、身去理解这个宇宙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 把我们自己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三维空间了。  当我们把科学的定义

域从三维空间拓展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原来

是如此之博大,和这个宇宙中所有的智慧系统之间的相互解读成为了可能。 而我们人类真正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试图用三维的方法解决所有高维度的问题。 从逻辑上来说,这其实是很荒谬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应该是三维实践检验三维真理,高维实践检验高维真理。 因为让只会做三维实践的人去检验高维真理是不可能的,就像是蚂蚁不可能检验人的真理一样。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实践,是能够在任何一个空间去践行的。 所以说,我们今天描述的空间就

是这么一个从零维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空间。 而每一个空间之间

的差异是什么呢? 一维里面有无穷多个点,二维里面有无穷多条线,三维里面有无穷多个面。  这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每多一维就

将多出无穷多倍的信息以及无穷多倍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这个逻辑把不同维度空间的巨大差异呈现出来了,每多一维就会多出无穷多倍的宇宙智慧。 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现实中不同智慧系统描述不同境界的差异性,以及最高境界和我们人的现实生命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性。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这个空间里面都存在什么。 我们用一种很简单的思维方法来描述“存在”,叫“找共性”。 因为所有我们看到的“存在” 在三维世界里已经极其复杂了,只是物质世界里面的存在就已经复杂 到一般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全然了解的程度,更别说我们现在进入了 信息时代,它的内涵就更加广泛。 所以从“存在”中找到共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遵循这样的方法,我们知道一切存在———物质存在的共性是分子,也就是说,这一类分子构成了物质。 那么分子的共性是原子,不同的分子其实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而原子分成原子核和电子,所以电子是所有原子的一个共性。 原子核虽然不同,但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 也就是所有的原子核里面都有中子,中子又是一个共性,质子是由中子和正电子组成。 (见第10页插图)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原来一切有形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无非

是三种:一个是中子,一个是正电子,一个是负电子。 这也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叫 “三生万物”——这三个东西构成了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万物。 那么这三种最基本的粒子被统称为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的共性,在近代物理学领域叫量子属性,而所谓的量子属性就是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它们也有着共性,它们的共性就是“能量波”,也就是说“波”是波粒二象性的共性。 那么我们所说的“粒子性”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们从光的波动原理和波动干涉原理中就能知道粒子性是“波动相干

波粒二相性

质子、中子、电子

涉成像”。 近现代科学研究电子的时候,科学家发现电子其实不是一个实体粒子,而是“波包”,是波形成的结。 我们在术语上解释它为“驻波”,也就是“波”在空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干涉像。

因此,波动相干涉在空间形成干涉驻波的时候,我们是能够看到它的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粒子性”。 而佛家在描述到这种宇宙最初的存在的时候,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色”。 当波动相干涉集结成像时就形成了所谓的“色”,也就是它的“粒子性”。 而当干涉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没有形成空间相干驻波的时候, 这个能量和能量波虽然在,但是它并没有成“像”,那佛家在这个系统里面管它叫“空”。 所以“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所有存在真正的共性。 我们已经推演到了能量波,那么能量波实际也有很多种类。 了解“波”的人都知道,波有方波、巨形波、三角波,有各种复杂的波形。 那么这些“波”存在怎样的共性呢? 通过“傅立叶定律”訛譹我们了解到其实所有的复杂能量波、复杂的波形,最后都可以被拆解,分解成正弦波,也就是SinX。 更有意思的是,正弦波有另外一个学名叫简谐波,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句话叫 “大道至简”,恰恰说明了这个宇宙空间最简单的共性存在是正弦波。

那么在佛家系统里把正弦波称之为什么呢? 称之为念,就是起念,

就是一念。 而佛家又有一句话叫“一念一众生”,所以它就是一个众生。

譹訛  傅立叶方程:法国著名科学家傅立叶 1822 年提出来的(英文名字 Fouri鄄

er),傅立叶方程包括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积分、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更是一种可以彻底颠覆一个人以前世界观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去理解佛教系统里对于宇宙存在的描述时,可以知道它是由众 生和合而成,而这个众生起源于一念。 而在道家系统里面,管这个正弦波叫太极,它分成阴阳两部分。 SinX也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阳,下面是阴,所以它是阴阳的一种表达。 而在我们的信息技术里面管它叫单一信息,也就是一个正弦波。 它的振幅,它的波长,或者说频率,还有它的空间位置、位相,构成一个信息单元——一个最简单的信息,就是一个正弦波。 我们在传统文化里面把正弦波描述成龙,也就是说龙是正弦波的图腾,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其实非常科学,因为一切都来源于正弦波,都源于这条“龙”。

一般人在研究能量波时,更注重研究能量波的振幅,也就是它的强度、频率、波长、色彩等,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正弦波——或者叫能量波的维度。 不妨跟前文提到的空间概念相结合,就很容易想到能量波的维度了,也就是能量波的自由度。 一维的能量在线上跑,二维的能量在面上跑,三维的能量在立体空间跑,到第四维它就超越时空了,所以其实能量波的维度比能量波的强度更重要。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没有把它和空间概念结合,忽视了这个概念, 大家只在研究它的频率、它的强度。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西方新时代运动在描述心灵、能量关系的时候,会大量地使用频率这个概念的原因, 因为频率是以三维空间对波的认知作为基础的。 频率实际上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单位时间的振动次数。 这种频率的概念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限制,也就是它跟时间的关联被绑定在一个时间是常量的概念里 面了,所以它无法真正地描述更高境界的能量关系。 那么更高境界的能量关系是什么? 也就是不同维度的能量之间所呈现的像,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发现它原来是投影关系,非常简单,一维是二维

的投影,二维是三维的投影,三维是四维的投影,N-1维(N趋于无穷大)是N维(N趋于无穷大)的投影。 当我们看到了这个投影关系呈现的时候,我们一下就对整个宇宙空间的存在产生一种完整的认知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发现了这种纵向逻辑关系,而这种纵向逻辑关系又可以跟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的来龙去脉连接上。 所以,当我们知道一切都是能量波的时候,根据能量波的传输特性,也就是任意一个能量波它是可以遍布整个宇宙空间的,就像是在池塘里面,当我们投入一个石子的时候,它的涟漪,也就是它的波纹,会涉及这个池塘的所有角落。 用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任何一个能量波,它是遍布整个N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我们反过来再描述它的时候,也就是任何一个空间质点,所有的能量波都会通过它,而这些波通过它的时候,它的振动的频率、振幅,这些信息都会 影响这个质点。 这样就得出了非常简单的概念,这个空间的任意质点都具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这叫宇宙全息律。 也就是我们这个空间中的任意质点都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 这恰好是释迦牟尼佛出定的时候说的一句最重要的话,叫“原来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也是我们在道家思想里面讲的“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道在屎溺”,等等。 因为任何一个质点,具足N维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 那么,此时我们再看我们整个的空间和能量描述,就能看明白了,零维和N维(N趋于无穷大)实际是一回事,它们都具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而这个宇宙存在的所有东西的演化,全是在零维和N维(N趋于无穷大)之间呈现的。 在它们的两端——零维和 N维(N趋于无穷大),它们是完全合一的,中国有一个字描述它非常贴切,这个字就是“太”。 在“太”这个字形中,“大”字部分体现了N维宇宙

空间(N趋于无穷大);“太”字中这一“、”,告诉我们这是零维空间。 所以 “太”比“大”要厉害多了,它是对整个圆满宇宙的一个最简单的描述, 也是对空间的一个最简单的描述。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太极”,因为它把零维到N维(N趋于无穷大)全部描述到了。 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把这个理论的核心部分全部讲到了。

今天,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其实我没有创造任何名词、名相,都是 我们人类在近几百年而产生的名词、名相和逻辑关系。 我们只是把它拓展一下、连接一下,找到了它们之间这样一个简单的共性、规律。 而这个体系可以跟我们人类的所有智慧系统进行连接和相互印证。 我在过去三十年里面,不断地用这个理论体系和不同的宗教、心灵系统,还有和不同的老师进行对话时,感觉到它真的非常好用。 它让我们不需要再纠结于不同语境之间的差异,能很容易地找到所有智慧系统之间的关联,也帮助我们去理解每一个系统独到的优点,同时共性地帮我们理解了这些系统所描述的宇宙的最高境界其实都是合一的。

那么在佛教系统里面,描述的“佛”,它叫无上正等正觉。 只有N维

(N趋于无穷大)才能称之为无上。 所以N维(N趋于无穷大)这一宇宙智慧,在佛教系统里管它叫“佛”。 在道家系统里,最高境界是无极,只有N维(N趋于无穷大),我们才能堪称“无极”。 在神学系统里,我们把它叫“神”,因为它是唯一的,只有N趋于无穷大,才能堪称唯一,因为到了N-1(N趋于无穷大)维就有无穷多个了。而它又是一切的投影源,所以它是一切的主宰,也符合神的定义。 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分门别类地跟大家做一些类似对应的逻辑上的关联,同时也把它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